K8凯发app平台【上海非遗展馆学子行】手舞毯上花织就无限美!让世界惊艳的丝毯织造技艺动画电影《阿拉丁》中,乐观善良的阿拉丁有一条神奇的魔毯,可以乘风飞行,日行千里。现实中,是否也有如此神奇的“魔毯”呢?“丝毯织造技艺”这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一定能让你叹为观止。
丝毯织造技艺在行业内被称之为“手工打结丝毯制作技艺”。上海的手工丝毯织造技艺以天然的榨绢丝为原料,以独特的手工打结方法编织而成,质地柔软、细腻、光滑,丝毯上的图案造型准确、色彩凝练厚重,凯发K8在线官网形成色彩自然过渡的美感。
在唐朝,手工丝毯已经是宫廷贡品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红线毯》中写道“美人踏上歌舞来,罗袜绣鞋随步没”,见证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制作及使用丝毯的场景。1959年,和田地区的丰明县出土的古代地毯残片表明,两千多年前的地毯编织方法与当今民间丝毯编织工艺基本相似。
明清初期,中国手工地毯制作工艺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上海手工丝毯织造发端于清末民初,已走过100多年的历史。
由于工艺复杂,价格昂贵,丝毯织造技艺也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。新中国成立后,上海先后成了立两个地毯合作社,使得上海的手工丝毯织造技艺逐渐恢复发展。
丝毯织造技艺第一代传承人张竹萍,曾连续获得国家百花奖金奖,为上海的丝毯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。1973-1977年,以刘冬生为首的工艺师,创办了上海丝织地毯厂,独辟蹊径地将海派元素纳入丝织地毯的图案设计中,为上海丝毯的创新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上海丝织地毯出口到美国、俄罗斯和其他亚洲、欧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。上世纪80年代初,上海的丝毯行业迅速发展,主要分布在金山一带。金山丝毯行业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,迅猛发展,从而推动上海丝毯行业走过一段辉煌的历程。
2019年,丝毯织造技艺被列入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保护单位为上海美华丝毯创意工作室。
以金山丝毯为代表的上海丝毯织造技艺,一幅丝毯需要经过设计、放稿、点格、算色、配色、染色、拼丝、编织、平毛、剪花、整修、验收共12道手工工艺流程。其中编织是最主要的工序,它以独特的手工打8字结方法,达到裁绒画面分色、套色、韵色、跳色等特殊效果。以120道丝毯为例,一平方英尺的丝毯需要手工打结14400个8字结,从而使丝毯造型准确,色彩表现力丰富、过渡自然。
多年来,上海金山手工丝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、兼容并蓄,不断推陈出新,将中国传统的手工丝毯从平面走向立体,具有东方软浮雕丝毯艺术特色,令上海手工丝毯在全国独树一帜,具典型的丝毯文化创造力的价值。
由于丝毯织造技艺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,一个匠人要熟练掌握整个工序,至少需要8-10年的实践。对于原创作品,织造者还要具备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和创作能力。
2009年作品《笑迎世博》艺术挂毯,获得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评比百花杯奖“金奖”。并且入选世博会联合国馆展示被收藏。灵感来自于迪拜博物馆布衣绣品,将中西方艺术巧妙的融为一体,突显浮雕的艺术魅力,恰如其分的展现中国丝毯艺术的新风格,一缕缕金丝环抱着一朵朵梅花含苞欲放,象征着中国人民一张张笑脸满怀激情笑迎世博。
想近距离观赏,一睹手工丝毯的绝美真容吗?欢迎大家来上海美华丝毯创意工作室展馆打卡,领略丝毯织造艺术的魅力。
上海美华丝毯创意工作室由丝毯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“上海工匠”程美华女士创办。金山丝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,博采众长、兼容并蓄,创造艺术新风格,连续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“百花杯”金奖。更多活动信息请加入“上海非遗展馆学子行”小程序,关注展馆动态。
夏日悠长,于2023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期间首发的“上海非遗展馆学子行”活动目前正在火热进行中,利用暑假,不妨带着孩子一起去各个非遗场馆打卡漫游,过一个充实、有意义的假期!
一张地图、一个小程序,串连起全市25家特色非遗展馆,汇集278项上海非遗项目,凯发K8在线官网推出详尽的非遗知识普及和丰富有趣的美育活动,邀请广大学子和家庭走进非遗展馆,开启精彩的非遗旅程。
即可方便查阅每个展馆的详细介绍和所涉非遗项目的知识。小程序每月更新各展馆当月的公教、美育活动信息,此外还设置打卡、集章、组队PK等趣味功能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